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纠纷,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获取生效的判决书、调解书等司法文书;或者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或者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等。 当事人进行虚假诉讼,通常为了逃避债务、逃避执行、减少个人责任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独占或多分遗产、离婚时独占或多分夫妻共同财产、骗取保险理赔款、钻法律政策的空子等。 虚假诉讼侵害了案外人的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利益,引发社会矛盾,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危害非常之大。 我们再来看几个真实的案例,充分感受这些“曲折迷离”的剧情: 案例一 煤矿2017年陷入61起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中,法院受案、开庭、调解结案均在同一天完成。历年所欠工人工资表均是后补打印的,只有人名和欠款数,没有具体的月份、月工资额等必要明细。 有的原告提供的工资表既无农民工签字也无企业盖章,并且还是复印件,但被告对原告的主张全部认可。众多原告集中分布在几个村子,不少是同宗同族。 公安机关、检察院经过大量调查后,证实这61起案件是煤矿实际投资人刘某在获得“产能置换金”四百余万元后,为了抵赖银行贷款五百多万元,发动了61个人(部分是刘某亲戚)进行虚假诉讼。 法院分别判处刘某和两个诉讼代理人一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各自并处罚金5万元。 案例二 2016年男子徐某出资近六十万元,全额购买了一套房屋,登记在女友宁某名下。2017年徐某和宁某分手,徐某要求宁某将购房款返还给徐某,或者将房屋过户给徐某,宁某不干,徐某起诉到法院。这时,陆某(宁某的表妹)起诉宁某,称宁某借了陆某五十万元,查封了宁某名下的房屋(正是徐某出资购买的那套)。 徐某到检察院举报,宁某和陆某承认了伪造欠条、虚构债务,目的就是侵占房屋的拍卖款。宁某将购房款返还给了徐某,取得了徐某的书面谅解。法院判处宁某有期徒刑一年零一个月,罚金2.5万,判处陆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罚金2万。 如果律师和当事人串通,代理虚假民事诉讼、那么律师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司法拘留、罚款)、行政责任(警告、罚款、暂停执业到吊销执照),情节严重时,还构成虚假诉讼罪,如果律师同时构成妨害作证罪或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等犯罪的,将会被从重处罚。这种情况下,律师是故意为之,可谓罪有应得。 《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诉讼参与人与他人通谋,代理提起虚假民事诉讼、故意作虚假证言或者出具虚假鉴定意见,共同实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前三款行为的,依照共同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同时构成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有些当事人为了把戏演得更逼真,把锅甩给律师,暗中拉律师下水。如果律师被当事人蒙骗了,成为当事人的“扯线木偶”,会非常被动,遭受损失。如果采用风险代理收费,律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付出很多劳动。因虚假诉讼利益受损的当事人还可能向司法部门和律师协会投诉律师“为虎作伥”,让律师麻烦缠身。 律师如何避免在无意中“助纣为虐”呢,本文讲总结十个经验技巧。 ➤第一,律师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及专业判断。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或者是一件事情让你觉得有不合情理或不合逻辑之处,应该相信你自己的直觉,进一步询问、查证,收集信息,判断是否有隐情有风险。 ➤第二,要求当事人提供原件核对。很多律师的工作习惯是由当事人提供复印件,原件由当事人自行保管,开庭时提供给法庭核对,这就导致律师一直都没有接触原件。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当让当事人提供原件,律师核对,并且亲自复印。
虽说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在于当事人,但律师也负有审查的责任,至少是形式审查。在技术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律师还应进行相应的实质审查。 ➤第三,民间借贷是虚假诉讼的高发地带,遇到民间借贷,律师更要留神。原被告之间存在近亲属关系,律师就更要提高警惕了。律师要通过当事人的陈述以及证据材料,了解清楚以下事实:借款的方式(转帐记录、大笔现金的提款记录)、借款的约定用途、实际去向、借条是否借入人亲笔所写。 最高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19条列举了九类可能属于虚假诉讼的情形,包括“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等等,律师应当予以留意。 ➤ 第四,如果原被告双方是个人,律师应留意原被告双方是否有亲属关系,是否有特别亲密的关系,双方是否有串通的嫌疑,在民间借贷案件中尤其要留意。
如果原被告双方是法人,律师留意双方是否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是否有股权交叉,是否关联公司,是否有特殊的利益关系。 假作真时真亦假。虚假诉讼一旦成功,“债权人”可能翻脸,倒打一耙,向“债务人”追讨“欠款”,“债务人”哑巴吃黄连,苦果自尝。所以“债务人”必须找绝对信得过、把控得住的人来扮演“债权人”,增加安全系数。诉讼双方的关系,是衡量诉讼真伪的关键因素之一。 ➤ 第五,被告律师如果发现被告不进行实质性的答辩,总是急于调解,或者跟原告有不合情理的举动,也要多留心眼。 ➤ 第六,律师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共享信息,查询当事人尤其是被告是否有其他涉诉情况、被执行情况,可以到中国裁判文书网、所在省份的三级法院网站查询。这是最便捷、成本最低又最有效率的途径。 ➤ 第七,律师尽量不要为当事人制作证据,如果确有必要补强证据,或者制作证据的,也最好让当事人自己操作,比如由当事人录音录像、寻找证人。 ➤ 第八,认真做笔录,将当事人提供的资料及其陈述所反映的情况书面记录下来,让当事人签名确认。 ➤ 第九,己方当事人提供了证人证言的,律师应当在开庭前与证人见面,询问证人,判断证人是否有做伪证的嫌疑,审查证人证言的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证明效力的大小、和其他证据是否存在矛盾。这是律师本身就应该做的证据审查。 ➤ 第十,利用心理学上的技巧识破当事人的谎言。 (一)如果你重新谈到某些话题时,对方总是表现得不自在,那他很可能是在撒谎; (二)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询问相同的事,如果答案不同,就说明对方在撒谎。 (三)说真话的人会随意改变遣词造句,但核心内容相同。而撒谎者只是不断地重复其事先编好的相同辞令; (四)措辞上较少自指(不大说“我”),说话较为绝对(会用“从不”、“每个人”、“总是”这类词); (五)留心观察捕捉一个人的声音特征以及各种表情、肢体语言,并正确解读(以下线索仅为参考,须结合具体情境、个人特殊差异等综合信息判断)
|